- 欢迎来到东莞城市学院商学院
为了增进同学们的生涯觉知、唤醒同学们的生涯意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树立明确的目标。11月27日下午,商学院团委在7C301举行2020-2021学年第三届青马工程第二讲——《大学教育与生涯规划》。本次课程邀请到蔡宏奕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同时,参与本次课程还有商学院团委副书记毕敏苹、团委委员许煜彬以及青马学员班的成员们。
课程开始,蔡老师首先向在场的同学作出自我介绍,并引用著名作家Bob Buford的一段话作为自己在教育途中的格言:“我为生命本身而享受人生。对我来说,生命不是一支短蜡烛,而是我手中的光辉火炬。在交棒给下一代之前,我要让它尽量地燃烧得辉煌绚烂。”随后,蔡老师围绕“兴趣与工作与准备”、“大学教育与生涯”这两块主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他明确指出:年龄与绩效呈正比关系。20岁以前是探索的关键时期;20-40岁是自我发展的阶段;40-60岁是成熟的阶段;60岁以后则要自行作出判断:是否继续前进;同时,蔡老师也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20-40岁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与目标,并且人生要有计划,否则就无愿景。
紧接着,蔡老师通过讲述“探索自己”、“研究世界”、“找出标准”、“探索可能性”等方面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人生道路的选择,并提出了五个要求:明确你的专长、做最想做的事、确定一件最重要的事、让后人记住你、规划心中的美好人生。
随后,蔡老师鼓励大家发掘培养第二专长,努力成为积极分子,同时还强调了计划后要进行实践的重要性。整个课堂的氛围因为蔡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而活跃了起来。
最后,蔡老师通过“衣食住行理论”让同学们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强调在生涯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智能、性向、价值以及阻力、动力,做好妥善的安排,把自己安置在最适当的位置,找寻更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法。他鼓励大一学生要从大一就开始磨炼自己,并且指出大学四年必须修得的三种“学分”:即学业、爱情与社团,突出强调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大学毕业前应该完成的三件工作:认清自己、了解可能与着手准备。
商学院2020-2021学年第三届青马工程第二讲——《大学教育与生涯规划》圆满结束。蔡老师告诉大家:要从自己的兴趣与梦想出发、把握年轻时光筑梦、梦想与实际要能接轨、委身前把握机会,多多接触与体验、督促自己按部就班努力准备。借此希望学员们对未来能够有更明确的方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