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教学动态
梦想讲坛——如何平衡各种任务和角色
作者:商学院编辑:叶梓健 审核:初审:张乔希;复审:王嘉艺;终审:刘鹤鹤 时间:2025/3/25 20:18:23 浏览:55

近日,商学院经贸系专职教师庞聪为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如何平衡各种角色和任务”的专题讲座。庞聪老师结合其丰富的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指导经验,深入剖析了大学生在学业、社交、实践等多重角色中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讲座伊始,庞老师通过“生涯彩虹图”引导学生反思大学生活中角色的转变,并阐释了“平衡”的核心概念——在个人能力与资源范围内,合理分配时间、精力与资源,满足不同角色的期待。他强调,平衡具有主观性和独特性,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针对影响因素,庞老师提出两大核心维度:资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与角色期待(自我期待与他人期待)。通过互动提问,学生意识到“澄清角色优先级”与“管理他人期待”的重要性,并学习通过沟通与目标设定减少角色冲突。

庞老师从三步策略分享了平衡多重角色的具体策略:第一步 努力兼顾:通过“扩大资源”与“提升能力”实现角色协同。例如,善用人际资源、学习“四象限法则”“番茄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技巧,推荐《时间管理》《番茄工作法》等实用书籍。第二步 取舍与排序:当资源有限时,需按重要性对角色进行排序,学会“抓大放小”。庞老师以情景模拟引导学生思考:“若A角色达标而B未达标,哪种结果更易接受?”帮助学生明确核心角色。第三步平衡心理落差:通过“合理化”与“补偿”调整心态。例如,运用“甜柠檬效应”接纳不完美,或从其他领域获得价值感,减少因角色失衡带来的焦虑。

讲座中,庞老师通过案例分析与工具教学,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学生纷纷表示,课程中的“生涯彩虹图”和“5D时间管理法”为其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框架,而“角色期待评分表”则帮助厘清了自身目标与他人的期待差异,对平衡学业、社团与个人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次讲座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更传递了“动态平衡”的生活智慧,为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上一篇:梦想讲坛——如何平衡各种任务和角色
下一篇:梦想讲坛——如何平衡各种任务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