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教学动态
金融系教师赴华工参会学习,赋能金融专业创新发展
作者:肖云编辑:刘俊轩 审核:初审:张乔希;复审:王嘉艺;终审:刘鹤鹤 时间:2025/3/31 21:34:16 浏览:45

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金融行业的深度变革,推动产教融合新范式发展。2025329日,由教育部首批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主办、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承办、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协办“2025金融科技教育发展创新研讨会暨东部区工作会议”在广州顺利召开。商学院金融系徐艳兰教授、刘飞雨主任和肖云老师应邀参加,与来自东部地区30余所高校学者、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齐聚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围绕AI技术革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以"数智驱动·教育革新"为主线,五位业界权威专家分别呈现前瞻性报告。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金融变革》主题演讲中,全国高校金融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东南大学刘晓星教授系统阐释了生成式AI重构金融业务流程的六大应用场景,特别强调算法交易、智能风控等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徐枫教授提出的"工文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引发热议,其团队研发的"双导师+项目制"教学体系已实现与12家金融机构的课程共建,成功孵化出覆盖区块链金融、监管科技等领域的8个特色教学模块。

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会议首次披露了虚拟教研室联合开发的智能教材编撰标准。该体系引入动态知识图谱技术,实现教材内容与行业数据的实时联动,目前已应用于《金融科技概论》等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修订工作。针对实验教学痛点,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王小燕教授分享了基于"认知-验证-创新"三阶递进的实验课程体系,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投研沙盘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真实业务场景缺失的难题。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总结强调,金融科技教育进入3.0时代背景下,虚拟教研室将围绕东中西部高校联盟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基于大模型的虚拟教研系统开发和金融科技伦理教育标准制定工作启动三大工程重点推进

此次会议为金融科技专业建设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术赋能,为应用型高校金融科技专业建设提供了产教协同育人模式升级、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的实践范式与资源支撑。会议凝聚的共识与创新方案,为我院金融学专业创新发展和金融科技新专业申报积累宝贵经验,也激励我们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中持续探索,为培养具有数字素养、跨界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金融科技人才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金融系教师赴华工参会学习,赋能金融专业创新发展
下一篇:暂无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