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教学动态
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共谋技术驱动的课堂新生态
作者:呼若青;贺东怡;章文;赵中花编辑:刘俊轩 审核:初审:张乔希;复审:王嘉艺;终审:刘鹤鹤 时间:2025/5/10 20:03:36 浏览:77

2025年5月8日下午14:30-16:00,东莞城市学院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在5B314教室成功开展了主题为“技术赋能让教学更‘有料有效’”的教学资源建设经验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人力资源管理系贺冬怡主任组织开展,由呼若青老师主讲,全系教师积极参与,并特邀学校质评中心督导侯文哲老师莅临指导。

呼若青老师以“教学设计重构术×AI备课‘偷懒术’×PPT整容术”为主线,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改革实践,分享了如何通过数字智能技术重构教学流程、提升课堂效率的宝贵经验。


一、教学设计重构术

呼若青老师以《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为例,系统解构了“教学设计重构术”的三大核心环节,通过数字技术打破传统教学瓶颈,实现从“知识灌输”到“能力建构”的转型。

1.痛点驱动:重构教学逻辑

针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存在的“思政融合生硬”、“学生被动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呼老师提出“以终为始”的设计框架,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低阶“记忆”转向高阶“思维与创造”。在教学中辅助学生运用XMind脑图工具重构知识体系,在授课中嵌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青年观。

2.智慧课堂:“三段四有”教学模型

呼若青老师分享了人机互动下“三段四有”智慧课堂教学程序,通过游戏化互动、校本资源库整合、学习分析工具的应用等,打造有趣、有用、有效、有料的智慧课堂,实现教师“智慧教”与学生“智慧学”,从而实现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学评价体系设计:数据驱动的全过程动态评估

呼若青老师在分享中重点介绍了“智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设计,突破传统“一考定终身”的局限,构建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模型。评价体系覆盖知识、能力、态度、实践四个维度,通过多源数据采集实现综合评价。评价层级贯穿教学全周期,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全流程跟踪。

二、AI备课“偷懒术”

呼若青老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AI技术高效生成教学案例、设计实践课方案,大幅减少教师重复性工作,提高了备课质量和效率。

三、PPT整容术

呼若青老师分享了课件制作的思路,揭秘“暴力拆解组合法”,从框架搭建到视觉优化,配色黄金法则,布尔运算设计技巧,并推荐IconFont、FreeConvert文件转换工具等实用工具,助力教师快速打造专业课件。

四、专家点评与总结提升

质评中心侯文哲督导对分享内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技术赋能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并建议全系教师结合课程特点,逐步将AI技术融入教学全流程,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活动最后,人力资源管理系贺冬怡主任总结指出:“教学创新需要教师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但核心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她鼓励全系教师以此次分享为起点,持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金课。

本次分享会为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我系将持续推进智慧教学工具的应用培训,助力教师教学减负与效能提升,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精神、终身学习意愿的专业人才”夯实基础。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共谋技术驱动的课堂新生态
下一篇:暂无新闻